分卷閱讀12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開始制定這套融資比例時,也給自己預留了一部分可以用來還價的餘地,因此也絲毫不虛,笑道:“許夫人,確實需要你們提供商鋪和一部分人力,但是我可以保證我們什錦食提供的小吃,都可以賣得大火,絕不會有虧損的情況——而且,合約中也說了,若是在一定時間內您賺不到足夠的銀兩,可以終止合同,或者由什錦食為您補足銀兩。”許氏看上去面憂愁,可討價還價起來毫不遲疑。嚴墨戟與她又走了幾個回合,最終才敲定雙方都滿意的比例條款。
最後許氏還額外補充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什錦食給她的小吃可以讓她在後廚做,不必拋頭面。
契約簽訂,嚴墨戟和馮問蘭心中都頗為高興,看許氏面上的憂鬱之尚未消失,不由得關心了一句:“許夫人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許氏一怔,笑著搖搖頭:“妾身只是憂心家中孩兒的親事,與生意無關,叫嚴老闆見笑了。”嚴墨戟點點頭,
淺言深的避諱他也是懂的,見許氏不願多說,也就沒多問。
許記酒館的鋪面不算太大,不過比起什錦食在小鎮上最初起步時的茶肆已經大了不少了,嚴墨戟請人來,按照鎮上的什錦食鋪子的規劃,將一樓的鋪面改造成各種小攤位的組合,只是中間預留的座椅少了許多,在二樓佈置了不少桌椅,還增設了幾間雅座,把整間鋪子收拾得乾淨又亮堂。
從嚴墨戟的觀察看,青州城的風氣不像小鎮那麼閉,便是富貴人家的少爺、青州書院的書生,來歲安街也不會矜著架子,只要有雅間,還是樂意進去吃些美食的。
在這間鋪子賣的美食,嚴墨戟慎重考慮之後,拿出了自己最初發家的第一桶金的來源:煎餅餜子和塌煎餅,還有什錦煮、夾饃、豆皮、雞蛋灌餅……等等前世街頭巷尾的親民小吃。
這些小吃的做法,嚴墨戟挑了那幾個自己相中的夥計,把手藝教給了他們,讓他們去什錦食的新鋪子裡獨掌一位。
雖然青州城附近沒有找到小鎮上的那種鏽葉子,沒法做出鏽茶來,但嚴墨戟也利用青州城裡行的茶飲,調配了新的飲料,還加上了冬
裡必備的薑絲紅糖茶,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此外,嚴墨戟也把拿了一個攤位用來售賣他自己滷製的滷味。
而許氏想要的能夠不拋頭面的食物,嚴墨戟斟酌之後,把什錦煮教給了她。
什錦煮的關鍵其實在於底湯的調配,但是最耗時的功夫其實是串串的製作。
底湯配方沒有教給許氏,只提供了給她,她負責製作串串,再找個夥計在前臺燉煮著售賣即可。
萬事俱備在,只欠宣傳。
嚴墨戟專門出銀兩,請人刻了廣告單的模子,印刷了許多廣告單,請了人去歲安街附近的街頭巷尾分發;火鍋店和甜品站也掛出了大大的告示,提醒著客人們什錦食開了新的鋪面。
這樣一切準備好之後,什錦食在青州城的第三家鋪子終於開張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錢平:東家叫我去管鋪子,以前這事都找李四的。
馮問蘭:東家叫我去招聘,以前這事也找李四的。
兩人對視一眼,一齊嘆氣:李四不在的第n天,想他。
遠在小鎮的李四:阿嚏!
第47章美食廣場開業的時間嚴墨戟充分考慮過,選在了廟會當天的上午。
對於這種多攤位模式的什錦食運作,嚴墨戟已經駕就輕,狂轟濫炸般的廣告宣傳下,不少人都對這間新鋪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歲安街通往城隍廟的路上人量一直不小,又碰上廟會,再加上嚴墨戟的宣傳,第一天好奇的客人們就在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之前在烤魚店時,烤魚店每桌都會贈送一小碟煎餅,如今也有不少人都知道這種薄如牛皮的主食,只是這次新來的什錦食裡,才真正讓他們看到那薄薄的煎餅是怎麼攤出來的。
一個圓圓的怪異鍋底,一勺麵糊,兩個小小的竹木工具,三下五除二一張噴香的煎餅就做出來了。
上面打蛋、抹一層醬、放上酥香的餜子、撒上醬菜丁……
或者將各種花樣的餡料炒,鋪在煎餅上一層一層,做成柔軟的塌煎餅……
還有雞蛋灌餅,也引起了不少客人好奇的圍觀。明明只是一層面餅,煎的時候卻鼓起了氣泡,戳開之後倒一杯蛋進去,快速翻過來煎
,香酥的麵餅裡面是柔
的雞蛋,咬一口下去,美味刺
著舌頭。
有不愛吃這種油煎的食物的,還有清淡又鮮美的什錦煮,清澄澄的湯底中放著一串串的豆腐、蘿蔔、魚丸、丸……明明只是清湯,卻散發著誘人的鮮香味,但凡路過什錦煮攤位的,都要忍不住買上一兩
嚐嚐。
各種從沒見過的美味都讓來到什錦食的客人們大開眼界。
雖然鋪子不大,二樓的座位很少,但是因為大部分食物都可以打包帶著一路走一路吃,排隊的隊伍進度倒是很快。
只是辛苦了什錦食做小吃的夥計——如今已經算得上嚴墨戟的學徒——揮舞著廚具片刻不停,滿頭大汗都沒時間擦一下。
幸好嚴墨戟早就有所預料,除了對體力要求不高的飲品攤位和什錦煮攤位,其他基本每個攤位都安排了兩個人輪替,一個人做吃食的時候另一個人幫忙遞菜遞面,每隔一個時辰輪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