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09章燕飛返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309章燕飛返京永樂十九年,永樂帝正式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南京成為繼鳳陽和北京後,明朝第三個陪都,也是大明朝僅有的三個陪都之一。

正月,永樂帝在紫城的三大殿之一奉天殿面見百官,大祀南郊。從此,北京一直作為明朝的國都,此後六百年,北京先後是清朝的國都、中華民國、直至新中國的首都,相信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會一直持續下去。

城集合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結晶,修建得氣勢宏偉,金碧輝煌。當百官們第一次走進紫城時,無一不被紫城的恢宏氣勢所折服,紫城,無疑代表了當時建築文化的最高水平。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紫城的三大殿到底沒有逃過天火,永樂帝遷入紫城不過三個月,一次雷擊點燃了北京當時的最高建築——奉天殿,由於救火工具落後,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將僅僅“誕生”三個月的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燒成了灰燼。

沈潔早就知道會發生此事,特別囑咐在三大殿上都安裝沈潔設計的避雷針,當然沈潔沒有告訴他們這叫避雷針,也沒有告訴他們避雷針真正的用途,只是說這麼做避,然而在永樂帝即將遷入紫城前三個月,漢王朱高煦查看紫城興建情況,見三大殿都拖了個長尾巴,認為很難看,破壞了整體效果,叫來管建築的問是幹什麼用的,管建築的也解釋不上來,於是朱高煦就下令全拆了。

當然,事後奉天殿遭了雷擊,朱高煦也不知道是他惹的禍。

三大殿遭天火,使得朝廷反對遷都的人一下子找到了理由,紛紛上奏說遷都惹怒了神靈,奏請永樂帝將京都遷回,永樂帝到壓力非常大,遷都本就是頂著壓力做出的決定,而今,最支持他的朱隸已經失蹤七年了,另一個支持他的道衍大師,也於三年前圓寂,如今遷都不足三個月,就發生了這麼大的損失,一時間永樂帝對自己遷都的決定也開始動搖。

難道遷都的決定是錯誤的?

“啟稟聖上,副都御使吳晨求見。”御前小太監站在上書房的門口大聲啟稟。

吳晨督造紫城七年,管職也升了兩級,如今已經是正三品。

“宣。”三大殿燒成灰燼後,永樂帝只好在奉天門聽政,上書房在奉天門的後面,離奉天門不遠。

“叩見聖上。”吳晨也三十多歲了,神態氣質越來越像朱隸,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永樂帝對吳晨委以重任,卻很少召見。

“聖上。”吳晨拿出一封信,雙手呈上“京王爺臨走前留下一封信,囑咐吳晨,若是紫城出了大事,就將這封信呈給聖上。”永樂帝愕然地看著吳晨手中的信,悉的筆跡如靈般跳入眼簾,字體很難看,卻像朱隸人一樣,帶了一份灑脫,一份不羈。

信保存得非常完好,封皮嶄新,沒有一個折角,那一瞬間,永樂帝恍惚認為,這是朱隸剛剛寫好的信。

拿起信,永樂帝並沒有打開,默默地坐了一會,沉聲吩咐道:“你先出去,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進來。”看著吳晨退出去關上門,永樂帝方小心地拆開信。朱隸那張真摯的笑臉毫無預警浮現在永樂帝面前。

“爺,見字如面。”永樂帝的眼淚刷地下來了…

“原諒阿四不能陪在爺的身邊,但阿四不論身在何處,心心念念想的都是爺,阿四知道,爺也會很想念阿四的。”永樂帝深深地了一口氣,七年了,自永樂帝下令不許要再找朱隸後,這些年他真沒有派人找過,不管朱隸在哪裡,永樂帝都希望他活得好好的。

“爺,您若看到這封信,定然是紫城出了大事,您不會因此對遷都動搖了吧,阿四當年全力支持爺遷都,是因為阿四知道,遷都一事,爺經過了深思慮,是深有遠見的一個重要決定,阿四從心裡佩服爺的遠見卓識,遷都…”朱隸將遷都對於大明朝未來政治、軍事、經濟等等方面發展有力之處,以及回遷的種種弊端,洋洋灑灑的分析了大三頁,這裡面有一半以上的觀點,都是永樂帝當初決定遷都時所持的理由,經過這麼長時間,有些觀點已經經時間證明是非常正確的,有些觀點顯而易見也是正確的,另外一部分是朱隸對永樂帝觀點的補充,更加肯定了遷都的正確,至於回遷弊處,朱隸也寫的簡單明瞭,一目瞭然。

朱隸的信永樂帝整整看了一個時辰,當永樂帝打開門走出書房時候,已經心緒平靜,神態平和。

第二天上朝,永樂帝先令太監宣讀了罪己詔。但凡有大事發生,皇帝照例都要先反省自己,稱之為罪己詔。

永樂帝在罪己詔中,歷數自己這些年執政期間的失誤,但唯獨對遷都一事,隻字不提,之後要求群臣就敬天事神不足、祖宗之法執行失誤,善惡不分、忠不分,以及過度費、租稅太重、用兵太多等事情進行直諫,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不許提。

違者,殺無赦可大臣們真有不怕死的,還是有人反對遷都,永樂帝也當真殺了幾個,把反對遷都的事情硬壓了下去。

強權,該強的時候一定要強,如果每個人都有遠見卓識,這個世界不是太亂了,就是太和諧了,因為能當皇帝的人太多了。

既然是對國家,對社稷有利的事情,永樂帝不在乎在強制執行時,殺幾個人。

燕飛在吳翰文、蕭侗和楚暮的輔佐下,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徹底穩定了阯的局勢,讓安南的人民在成為大明朝的子民七年後,終於過上了穩定的子,生活也漸漸富足了起來,只是部分人獨立的心仍然沒有死,知道燕飛是陳朝唯一的王子,鼓動燕飛自立為王的聲音始終沒有停過,燕飛不僅不想做王,他連布政使都不想做,只希望完成對朱隸的承諾,十年後,去北京看朱隸。

楚暮和吳晨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朱隸同沈潔失蹤的事,楚暮悄悄告訴了石小路,石小路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去找朱隸,讓楚暮勸了下來,之後找了個藉口,同楚暮一起在外面躲了三天。

同所有人的想法一樣,石小路和楚暮清楚地知道,他們再也見不到朱隸和沈潔了,躲出去的三天中,石小路的眼淚幾乎沒幹,但三天後,石小路擦乾了眼淚,微笑著重新回到燕飛的身邊,她知道,那是朱隸最希望她做的。

永樂十八年,在鄭和的安排下,石小路將海生和二丫送到了法國小芸和索菲亞身邊,石小路雖然非常想親自送去,看看闊別多年的小芸和索菲亞,但實在放心不下燕飛,最近一年,燕飛常常一個人發呆,看石小路的眼神偶而也很怪,石小路很是擔心,肯請陶鴻泰來了一趟,陶鴻泰診斷完,心情很沉重,燕飛大腦中的蠱蟲已經開始陸續死亡,一段時間內,燕飛會逐漸恢復一些記憶,當他的記憶完全恢復後,會有幾天清醒,接著是死亡還是成為白痴,就看燕飛自己了。

陶鴻泰這個結論並不是推測出來的,因為朱嫿已經提前走上了這條路。

沁香園那一夜,江湖十一殺被毀滅的打擊,殺手組織再次陷入了低谷,而顧峻雄明顯不再聽謝念瓊的命令,將自己關在了豪宅中長達半年,其實顧峻雄早就知道,很多以王的名義下達的命令,本不是他這個王,而是謝念瓊下的令,謝念瓊本沒有把他當成小主子看,而當成了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認為自己是陳友諒的兒子時,顧峻雄還可以接受這一點,畢竟不論現在怎麼樣,一旦成功,做皇上的只可能是顧峻雄,但那一夜被朱隸喝破了身世後,顧峻雄徹底明白了自己在謝念瓊心中的地位,他跟燕飛,吳翰文實在沒有什麼區別,只看謝念瓊為了自己的利益,累及吳府上下一百多口被滅門,對於燕飛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顧峻雄知道自己若再跟著謝念瓊,下場與吳翰文、燕飛一樣,甚至比他們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