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94章黃易PK梁羽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694章。黃易pk梁羽生面對榮少亨略帶批評的言論,新鋭武俠大家温瑞安有些按捺不住地冷哼一聲,道:“那好,就算你説的對,可是你也沒權力評價以後我會沒出路”

“我只是實事求是”榮少亨微笑道“從古至今,武俠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是因為那種俠者的大氣那麼什麼是大氣,大氣就是寬闊的襟和通達的懷,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應持才傲物,更不應目中無人,僅此而已”被榮少亨這麼一番變相的斥責,温瑞安臉上一片紅一片青,可是他又實在拿不出什麼話來反駁。旁邊那些深知道温瑞安病的人不免叫好道,榮老闆就是牛,看這個持才傲物的傢伙還吊不弔了看起來温瑞安的人緣平時不是怎麼好,要不然也不會被人從台灣趕到香港,再從香港趕回馬來西亞。

至於像金庸這樣的武俠大家,對於榮少亨所説的則抱欣賞態度。因為從實際上來説。温瑞安的小説,中短篇較好,而長篇、超長篇則較差。甚至可以説,越短越好,如神州奇俠》系列。温瑞安的長篇小説及超長篇小説,雖不能説沒有完整的佳作,但大多是局部彩而整體欠佳,有些不僅欠佳,而是“不佳”乃至“太差”了。

温瑞安的詩人氣的多變及散文氣的隨意,對他的長篇小説創作是有幫助(局部彩、語言有特),卻有負面的影響,即不利於嚴謹的結構和佈局。這不僅是一個才能的問題,而是格與心態的問題:詩人氣的温瑞安難免衝動太多、變化太快而使心氣浮躁。這對長篇小説的創作當然不利。更為不利的則是:温瑞安自信過人、任亦過人,當慣了老太,聽慣了掌聲,恐怕難有自省與自審的閒空,而亦少接受批評的準備,因而以他的才華,本可以克服某些缺陷而更上層樓,終於卻沒能如此,那隻能説是格所致了。

眼看場面變得有些尷尬,金庸就出來調停道:“好了,大家都是情中人,有什麼事情我們以後再研究阿亨,我再給你介紹一個人,他可是我們香港武俠界的元老一代儒俠:梁羽生”梁羽生?榮少亨一轉身,就看見一個長相十分儒雅的老者,戴着眼鏡,銀髮如絲,面容清瘦,笑容恬靜。相比於金庸的大氣,倪匡的怪氣,還有温瑞安的傲氣,眼前的這位老者顯得更加書卷氣,也就是儒氣。

此時榮少亨可沒有時間理會温瑞安這個愣頭青了,急忙上前鞠躬道:“你好,梁老先生,久仰大名,見到你很高興”榮少亨緊緊握住了他地手,大笑了起來。

在這樣的場合,不管是什麼人,榮少亨見到的時候也只不過是握握手而已,卻對梁羽生如此的鞠躬表示晚輩的謙恭,這絕對是所有人料想不到的。

這下子,面前地一代儒俠梁羽生可是大臉上有光,立刻點了點頭:“榮少亨先生,彼此彼此,我也久仰你的大名”香港乃至近代武俠派的開創者,現在就在榮少亨面前。

“阿亨,你好像和梁先生認識很久了?”金庸有些納悶道。

榮少亨搖了搖頭:“我和梁先生並沒有見過面,但是經常聽文化界的人説起梁先生,説梁先生是個真正的愛國文人我很佩服”榮少亨笑了笑,然後從兜裏把自己的一支金筆拔了出來,然後到了梁羽生的手裏:“梁先生,咱們第一次見面,我也沒有準備什麼禮物,這支金筆我一直帶着,送給你算作是見面禮吧。”周圍頓時一陣騷動。

他們不明白宴會里面那麼多要人,榮少亨為什麼偏偏對這個梁羽生另眼相看。旁邊的金庸更是有些呷醋,畢竟論名頭論在武俠界的地位,自己都是排在梁羽生之上的,可是榮少亨如此做,就顯得有些不地道了。

至於榮少亨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原因,梁羽生這個人,雖然只是武俠文壇的一個小説家,比起名氣來也不是最大的一個,但是某種程度,他卻是最愛國的一個武俠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金庸和梁羽生兩人都曾處於政治左派的體系中,很多人都知道金庸曾經求職於外部,結果因為出身問題夢斷京華,並且遭遇了老父遭大陸鎮壓的慘劇。這一系列的變故以及金庸的格決定了最終金庸以右派的姿態挑戰他曾經身處的左派體制。但很少人知道梁羽生的父親也同樣遭到了大陸的鎮壓,並且梁羽生企圖回鄉救父,被朋友勸阻,沒有受到牽連。雖然二人的父親後來都給予了平反,兩人都表示對此釋然。但除了能夠知道他們當年的痛苦之外,無法瞭解他們父親被左派鎮壓又供職左派報紙的心態。當然人們知道的是,兩位同樣因為武俠聞名於世的年青人,一個離了左派的體制,並且挑戰這個體制,時至今功成名就;而另一位則留在了這個體制之中三十餘年,晚年在看似平靜中遠去澳洲。

由梁羽生的際遇,就很容易聯想到榮少亨如今拍攝的那部《肖申克的救贖》。當看到安迪在越獄的大雨之夜,仰天享受自由的雨水,很多人熱血沸騰得久久不能平靜。但歸結底,一切源於那種無處不在的體制。如同劇中的經典台詞一樣“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正因為了有了體制,才有體制中的靈魂救贖。

梁羽生處於體制之中,他也要被體制化。對於梁羽生的生活,一般的説法是因為梁羽生是純粹的書生,所以十分的低調平靜,無法知道是否是體制化的結果。但在梁羽生武俠中的體制化就是無休止的江湖**義軍與官府反動派的戰爭。需要説明的是,由於梁羽生作為那個時代中國人以及香港人,加上左派的影響,有很強的民族自尊。所以梁羽生筆下的義軍多半是反對異族侵略,維護國家統一。榮少亨個人覺得梁羽生的作品可看稍遜金、古,但是他在作品中加入愛國之情,作品格調之高,絕對是震古爍今。

除此之外,榮少亨之所以對梁羽生這麼看重,還有一點就是梁羽生率先為內地觀眾做了武俠電影的啓蒙。

話説當年在李連杰主演的率先上映。這部電影由香港左翼電影公司長城出品,《少林寺》導演張鑫炎執導,梁羽生親自參與編劇,故事情節基本忠實原著。在梁羽生筆下,多的是張丹楓這類正道直行的理想化人物,以現代觀眾的審美‮趣情‬看,總有些可敬而不可愛,而中的厲勝男是明顯的變奏,亦正亦,刁鑽靈怪。著名影人鮑方之女鮑起靜扮演了白髮魔女,她與片中扮演卓一航的男主角方平因戲結緣,拍完電影不久就結為夫

那時,香港導演來內地拍片總能享受處處綠燈的待遇,木棉袈裟》囊括了少林寺和武當山兩處武林聖地,而《白髮魔女傳》在黃山實景拍攝,雲海和奇松的美景隨處可見。那時,內地觀眾的眼界有限,今天看來平平無奇的飛翔和打鬥動作當時都有很大的殺傷力。在奇山麗水中上演武林情仇,這是個引人入勝的奇妙組合,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導演在自己的武俠劇中不厭其煩地使用這招。由於年代久遠,這部影片的印象已然模糊,不過榮少亨至今仍然記得魔女初亮相時白面巾下淺淺的笑容,青無限,殺氣無邊。而當他們愛而不得、反目成仇時,魔女目光中的傷心和決絕也十分撼人心魄。可以説,是梁羽生率先為內地觀眾做了武俠電影的啓蒙。

正是因為以上兩點,榮少亨此阿輝突然做出如此破格的舉動。

榮少亨的這些舉動,讓梁羽生得不知道説什麼,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榮少亨算是讓他一個被人快要遺忘的老武俠作家得到了最大地尊重。

自古以來文人最看重的就是薄面一事,為此很多人寧可死,勿失志“榮少亨先生。鄙人梁羽生,能在老朽之際結識像你這樣的熱心人深忐忑,但無以為報,今後如需幫忙儘管開口,鄙人一定會盡力而為”梁羽生收下了那支金筆,頗有些動地説道。

榮少亨哈哈一笑道:“梁老先生説這話就太客氣了,實際上我很喜歡你那一部,有意將它重拍電影,男女主角分別是張國榮和林青霞,另外還有最近很紅的那個女明星鍾麗緹,只是不知道梁老可否應允?”

“呵呵,這又有什麼不可?我當然會答應你啦”梁羽生高興道。

“如此甚好,我要再次向您老鞠躬哩”榮少亨再次鞠躬致謝。此刻他和梁羽生之間的舉動,算是讓參加宴會的人大大地震撼了一把。這些人有的詫異,有的不解,有的只是冷笑。算得上千姿百態。

結識了梁羽生,得到了重拍《白髮魔女傳》的首可,榮少亨興致高昂,開始與一幫武俠大家圍在一起,聊得很是投機,對於這些人榮少亨都很悉,所以能夠聊到一起來,他們也都想不到榮少亨對他們知道的那麼多,到驚奇的同時,也自然十分的高興。

就在大家相談甚歡的時候,忽然其中一名香港的武俠新鋭指着大門,嘿嘿笑了起來,那笑容,很是輕蔑,説道:“大家快些看看啊那是誰來了?”

“奇哉怪哉今天太陽算是從西邊出來了,不是要隱居深山參禪,繼而開創香港武俠新篇章的牛人怎麼跑來了?他不是説自己已經厭倦了這樣的場合嗎?”另一人連連搖頭。

“這樣的場合,他估計也想湊湊熱鬧,想來是受不了寂寞了。”

“原本有那麼好的工作機會,高薪高職,偏偏辭掉了,説要投身武俠的洪中開創盛世,隱居香港離島這麼多月,可是到了現在還沒搗鼓出一個什麼東西來”這幫人説什麼都有。

榮少亨轉臉,看着門口進來的那個人,只見個頭頗高,瘦瘦的,穿着很休閒的衣服,模樣長得很平凡,沒有絲毫的出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