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章智者千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就不知道刘仲谋的真实身份,更不知道刘仲谋的武功要远远高出他一大截。

张飞鸿啜着清茶,沉沉不语。茶很烫,很苦。

又烫又苦的茶既能醒脑提神,又能活络人的思维。

但张飞鸿还是不能肯定刘仲谋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图谋。

他不着急。

只要他能沉住气,先沉不住气的,一定会是刘仲谋。

这一点,张飞鸿很清楚。耐心。要有耐心。

很多时候。耐心正是决定胜负的最关键的因素。

福忽然道:“主公,军剑他们都到齐了。”张飞鸿一抬头,惊喜地道:“哦?叫他们快过来!”田福道:“是。”他刚走到门边,张飞鸿突又道:“福爷爷应该过去守着刘仲谋才好,免得他伤势一旦恶化,身边没有得力的人能救他。”田福沉沉的眼睛微微一亮,躬身退出门。

他很高兴。因为他所想到的,张飞鸿早已想到了。

田福欣喜之余,他不又从心底里升起一丝寒意。张飞鸿如此年轻,心机便已如此深沉毒辣,只怕手下部属的子会越来越不好过。复国一旦成功,他老田福所能得到的,极有可能是毒酒一杯。

当然喽,对于田福来说,只要能亲眼看见张飞鸿坐上龙椅,皇袍加身,甭说一杯,就算是毒酒一坛,他也会痛痛快快喝下去,如饮琼浆。

“飞鸿兄:因机会难得,且事起突然,弟自作主张成行扶桑,未及禀告,望吾兄恕罪。弟此行,意谋扶桑三兵相助,亦可借机筹集举事所急需之款项。扶桑将军已经付酬金六十万两,不便可由海路送达中原。近来方华凯诸人率部相继攻入江浙,弟曾着上人力劝,华凯拒不听命,一意孤行。弟以为华凯此举必将使明廷严备海防,于吾兄举兵之事大为不利,望吾兄善处之。弟已将详情禀老夫人,老夫人云方华凯罪当诛,且已遣使者行格杀之令。结果容弟后报。弟此行扶桑,意犹在招集士诚公及方公国珍之旧部,此辈皆先帝遗民,若仅窜于各海岛之间为盗为寇,实非士诚公出海之本意也。吾兄身处中原朱家虎狼之地,宜谨慎小心,遇事当与田公商议而后行。瓦刺也先处,亦应着人联络,以求结为联手同盟,但吾兄切不可冒险亲往,以防也先诡诈也。

弟身处海岛,无一不思及吾兄,无一时不思及吾兄大计。书竟之时,见扶桑之东,出鸿飞,此诚天降之瑞兆也。

弟西屏,顿首再拜。”张飞鸿慢慢将信笺叠起,郑重地放进怀中,口中喃喃道:“扶桑之东,出鸿飞,此诚天降之瑞兆也…西屏兄真是用心良苦啊!”他的眼中,竟似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手下九员大将中,他最信任、最依赖的,便是赵西屏与慕容旦二人,此二人不论是谋略还是武功,都足以与他比肩,但他们却一直忠心耿耿,别无二志。

现在,九员大将已到其七,但慕容旦不知何往,赵西屏远渡扶桑,张飞鸿不颇有独力难支之叹。

在现在这种形势下,他实在是太需要慕容旦与赵西屏二人了。

他抬眼环顾围坐在他身边的七人,暗自点头。对他们,他还是很意的。

虽说这七人中没人能像赵西屏、慕容旦那样替他出面担当重任,但有他们在中原,各方面的进展倒也不再会令他过于心。

如果现在有一个不知内情的人闯进来,一定会大奇怪。

“这样几个人怎么会凑在一起的?”七个人的穿着打扮各不相同:两位青衣小贩,一位麻衣相士,一名士子,一名道人,一名江湖郎中与一位劲装挎刀的江湖好汉。

走在大街上,谁又会想到这样几个人会是张飞鸿实现复国计划的核心力量呢?

青衣小贩是谷家兄弟,谷抱朴、谷见素;青年士子是李越,麻衣相土是李相,道人叫张掖,郎中是乐清江。

那位劲装挎刀的江湖汉子便是总管田福的嫡孙,田军剑。

张飞鸿道:“方华凯的情况怎么样了?”由军剑道:“属下等动身时,他已率部登陆,现在只怕快打到宁波了。”张飞鸿一怔,道:“西屏兄不是已经派出使者了吗?”田军剑道:“是。可是…”张飞鸿皱眉道:“都失手了?”田军剑低声道:“都已被杀了。”张飞鸿失道:“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这消息实在太令他吃惊了。海岛上共有十二名专职执行格杀令的“使者”这些人皆由赵西屏亲手调教,武功之高,手段之狠,绝对皆属上乘。

方华凯本人的功力至多不过田军剑这种水平,虽说可以勉强应付一名“使者”但如是两名“使者”联手,则他必死无疑。

莫非这小子近来招揽了一批武功高手?

一瞬间,张飞鸿简直要跳起身将田军剑七人骂个狗血淋头。

赵西屏去扶桑带走六百铁骑,近三十名好手,岛上的力量本已十分空虚,田军剑七人竟然能放心地率近四十名好手来中原,难道他们一点没想过方华凯可能会乘虚回兵,并张氏一族在海外的基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