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菜地就在鱼塘边,有个十来垄。
除了几茬僵死的花椰菜,尽是些娇的小绿苗。
姥爷挥舞着光,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哪是茄子,哪是辣椒,哪是豆角。
我只能点头如捣蒜——恕我眼拙,一时半会儿还真瞧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
鱼塘倒是水波粼粼,在微风中送出缕缕耀眼金光,隐隐着丝鲜腥味。
姥爷说他每天早起都要绕塘子熘一圈,再杵这儿练半个钟头香功。
当然,单田芳得全程陪同。
他老这习惯十几年来雷打不动,从我记事起就是如此。
唯一的例外大概是1999年,香功大师转起了法轮。
每个清晨和傍晚,他都要推着姥姥,到邻村老戏台和全天下弟子共修盖世神功。
无论如何,李教主可容不下单老师。
也不光姥爷,那年几乎所有人都在练功——苦恼的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捷径——连我们学校的老师都不能免俗。
记得小舅妈就怂恿母亲“没事也转转法轮”,“减肥、美容又养颜”。
母亲呸她说乐你的去吧。
“你妈啊,就是强,脾气太硬。”姥爷两手叉,扭了两圈后,突然叹了口气。
“啊?”我一头雾水。
“姥爷唱了一辈子戏,还不知道跑剧团咋回事儿?国营就挤个死工资,民营——一般人跑不来,更别说一女的。你妈啊,认准一理儿,八匹马都拉不回来,这几年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我拨拉着脚下的红薯藤,没吭声。
当年母亲辞职可以说是举家反对,最彻底的就是姥爷,但率先倒戈的还是他。
那阵跟母亲生闷气,要死要活的,六月天裹着条厚棉被,几天都不下
。
父亲是个温和反对派,两头说情,两头不讨喜。
而平生第一遭,母亲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惊讶的任和决绝。
简单说就是不争辩不反驳,饭菜送到,吃不吃。
至于吃没吃,我就说不好了。
时值期末,又逢会考,我也是焦头烂额,一周能回家沾次股就得谢天谢地。
考完化学那个下午大雨倾盆,我淋淋地蹿进门,
竟坐在客厅里。
她瞅我一眼:“老天爷啊,淋坏了吧,快擦擦头,吃煮玉米喽。”
别无选择,我只能愣在当场。
那晚母亲回来后,我才知道姥爷就是那服神秘的催化剂——是他老人家从天而降,说服了。
至于我,自然始终站在母亲这边,尽管我的意见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