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封电报却是周赫煊从旧金山发回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第一,周赫煊说他得到致公的消息,海外华侨捐款被某些官员大肆贪污,请蒋介石彻查此事。
第二,周赫煊说他有十足把握促成美国借款,但蒋介石必须做出承诺,即贷款资金必须由美方人员全程监督,一旦发现有贪污挪用现象,则立即终止调拨后续资金。
孔祥熙把这封电报看完,顿时气得牙。
什么“某些官员大肆贪污”,这明摆着暗指他孔某人嘛。因为海外捐款和军火贸易,都是孔祥熙在经手,除了他之外,别人想贪污都办不到。
孔祥熙怪气地冷笑道:“怕是在吹牛吧。光甫等人都说谈判还没开始,他周赫煊居然已经有了万全之策,呵呵。”蒋介石有些不
地看了孔祥熙一眼,闭眼道:“你别管此事,尽快去重庆主持行政院工作。”
“呃……”孔祥熙头皮一紧,言又止,最终选择告退。
就在半个月前,致公堂干事委员会负责人、老蒋的私人代表陈其尤,已经坐火车抵达武汉了。
陈其尤在蒋介石面前大肆指责孔祥熙贪污捐款,蒋介石承诺会彻查。陈其尤等了好几天没有音讯,立即在报纸上揭孔祥熙的贪污内情,搞得老蒋和孔祥熙都很被动。
蒋介石一怒之下,就把陈其尤秘密逮捕,扔到关押政治犯的“军人监狱”。
虽然处理了不懂事的陈其尤,但蒋介石对孔祥熙也是极为不的,只不过碍于大局和私情才没有处理孔祥熙贪污案。这次把孔祥熙叫来阅读周赫煊的电报,也是老蒋在敲打孔某人,让其暂时收敛一些。
这次寻求美国援华借款,钱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华态度。一旦借款谈判成功,则表示美国的外政策,开始朝中国这边倾斜。
就像当初宋子文谈的棉麦借款合同一样,高于国际价格收购美国库存小麦和棉花,运输还必须由美国公司负责,百分之百的赔本买卖,搞得中国资本家怨声载道。但宋子文还是把棉麦借款合同签下了,而本则对此百般阻挠,搞得生怕中国吃了美国人的亏一样。
不是宋子文太傻,也不是本人为中国着想,一切都是源于国际外
策略。
蒋介石没有叫来幕僚商讨,直接对副官说:“电令周赫煊,只要他能谈下美国援华借款,一切皆按他的意思来做!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谈判。”副官立即跑去电讯室,第二天早晨,终于收到周赫煊的回电。
副官拿着电报纸禀报道:“周先生说,谈判随时可以开始,但若要促成借款,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做准备。他正在联系美国媒体,也在串联美国资本家,要从民间舆论和资本力量两方面着手。”听到这个回复,蒋介石到很
意。
这种关系到国际外形势的谈判,一年半载都不嫌太久,三个月准备时间已经很短了。若周赫煊说马上能搞定,蒋介石反而会怀疑真实
,他颔首笑道:“周明诚
有方略,此事可成。电令,让周赫煊不要着急,务必做好谈判准备工作,争取十拿九稳!”
“是!”副官连忙又跑去电讯室。
蒋介石想到有成竹的周赫煊,又想到拿不出一点方案的孔祥熙,心中百
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死啊!
孔祥熙去年虽然谈成了一系列借款,但都是用利益换的。
比如美国那笔贷款,是把中国存在美国做储备金的白银,低价卖给美国,再用卖银子的钱购入美国黄金,把黄金存入美联储做贷款担保。
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法币的储备银给卖了,换成黄金来抵押贷款以获取美元,这两头倒腾中国都吃了不小的亏。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价值2800万美元的黄金,共贷到5000万美元外汇,解了抗战初期军费紧张的燃眉之急。
第850章【可的美国人民】在罗斯福上台之初,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远东外
路线,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贯彻执行,这条路线叫做——援华制
!
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不假,但也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对罗斯福来说,
本人的钱要赚,但中国人的忙也要帮,不能跟
本撕破脸,也不能让
本肆意做大,更不能让中国彻底完蛋。
有些史学家如此概括美国的援华过程,即:道义援华(1931年-1937年)、象征
援华(1937年-1941年)和实质
援华(1941年-1945年)。
当然,对于美国何时开始实质援华,史学界也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有些认为从1938年底的桐油借款就开始了,有些认为应该以1939年欧战爆发为标志,还有些认为时间应该在1940年(德意正式签订同盟条约)。
特别是在苏联对中国进行援助贷款以后,罗斯福倍外
力。他害怕继续拖延对中国的援助,会把蒋介石推入苏联的怀抱,这也是桐油借款得以签订的原因之一。
但不论美国政府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质援华,在美国民间,援华行动从淞沪会战结束就有了。
美国民间援华的主力有两种,一种是学界力量,一种是教会力量。
先来说学界,美国许多文化人也是有正义的,比如已经入了美籍的
因斯坦,就带头在科学界掀起了援华运动。
还有些则属于明白人,看清了局势的真相,比如历史学家惠特尼·格里斯伍德和威廉·约翰斯顿,以及中国专家弗雷达·阿特雷,就强烈谴责美国商人的对贸易,认为这是在援助美国在亚洲潜在的敌人。
而托马斯·比森则指出:“本的侵略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华利益,而美国商人却在帮助
本建立他们的帝国。”学术界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执行力却不足,他们顶多呼吁捐款,然后写文章骂几句而已,美国的教会力量就要更强得多。
美国人民对中战争的了解,最初并非来自记者,而是来自于传教士。
因为在30年代,被派往亚洲的美国记者,大都是在国内难以谋生的年轻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很多事情难辨真伪,而且这些记者大部分居住在本。中
战争爆发后,少数居住在中国的记者也离开了,因此传回美国的消息就更少。甚至,还有一些年轻记者被
本忽悠,或是被
本收买,竟然写文章帮
本人说话。
相对于驻华记者,美国在华的传教士则非常多。当时美国几乎所有社区,都有一座以上的教堂,而每一个教堂,又会资助一个或几个传教士在国外工作,这些传教士大部分都被派去中国。
在中国的传教士们,每年都要向资助他们的教堂邮寄大量信件,从而使更多美国民众了解中国状况。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就是被传教士们传回美国的。他们不但给教堂写信,还给家人和朋友写信,详细介绍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战争暴行的报道,会被视为有意识的敌对宣传。但鉴于传教士的特殊职务和作用,那些由传教士传播的信息则被看成是事实。
于是,关于军在中国的暴行,被传教士们发回美国后,立即在一个又一个社区口口相传。而美国教会也站出来,强烈谴责
本的反人类行为,并督促美国政府立即停止对
贸易。
加之本飞机又轰炸了美国军舰,引起美国民众极大愤慨,多方面原因集合到一起,便催生出美国人民抵制
货的
。
仅在中国全面抗战的第一年,本卖到美国的商品年度总额,就由2亿4百万
元下降至1亿5千万
元,跌幅达到了26%。这是非常恐怖的数据,并且情况连年加剧,导致
本逐渐丧失美国市场,
本财政也因此雪上加霜。……纽约。
周赫煊带着于珮琛前去拜访两位传教士,至于费雯丽,则留在好莱坞那边没跟过来。
走在半路上,他们突然看到有一支数百人的游行队伍,人们高举着“抵制货”、“反对暴行”、“维护正义”、“对
绝
”的标语。在队伍前方,还有许多穿着教会服装的人,正在沿途发放宣传单。
一个穿着时尚的贵妇刚下车,就被教士拦住发传单说:“美丽高贵的太太,请你不要购买本丝袜。你购买的每一双
本丝袜,都是在向恶魔提供支持。那些恶魔正在遥远的东方大肆屠杀,他们杀害无辜的平民,甚至杀害孕妇和儿童。这是上帝所不允许的,这是对上帝的亵渎,他们必将下地狱!”贵妇有些被吓到了,接过宣传单连连点头:“好的,我不会再购买
本丝袜。请你让一下,好吗,我还要去给丈夫买生
礼物。”游行队伍越来越近,于珮琛高兴地说:“先生,你看到了吗?好多美国人支持中国抗战!”
“看到了,这些美国人理应获得尊重和敬佩。”周赫煊点头说。
事实上,周赫煊很怀疑那个教士的出发点,别的商品不提,偏偏侧重于抵制本丝袜。这里面没有美国丝袜商的支持,打死周赫煊都不相信。
此时尼龙丝袜虽然已经被发明出来,但还没有正式发售,市面上行销的都是传统丝袜。而本作为产丝大国,其生产的丝袜质量极高,深受美国女
的喜
,把美国本土丝袜打得节节败退。
至少,美国的丝袜制造商,是坚决支持抵制货运动的。在他们看来,直接跟
本断绝贸易往来,才是美国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相比起美国资本家的背后支持,英国资本家已经自己赤膊上阵了。因为英国在中国的投资太多,本侵华对他们造成严重损失,于是无数英国商人团体上蹿下跳,最具代表
的有三家公司: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壳牌石油英国分公司和英美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英国公司一边组织宣传和捐款,一边对英国政府施,他们指出:“英国政府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对
本运用所有武器——包括威望、财政、资源,以及稀缺物资和对市场的控制——
本必然占领中国,届时
本对英国在华利益的清算,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