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64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负责协会的总务部和经济部,也即总管大局、提供经费。共负责组织部和宣传部,也即负责组织策划和宣传。

国共第二次合作在军事政治上还没开始,但在文化上已经实现了,而且各自找准了位置,双方都对此极为意。

别以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只是搞搞创作、搞搞演出、站出来吼几声而已,它是有实际救亡功能的。比如共负责的组织部,就设有训练组、救护组、里组、工务组等等。

训练组负责训练战时常识人员,比如平民遇到本兵该如何应对,比如面临炮火轰炸该如何提前躲避。救护组负责募集医疗用品和财物,并成立救护队赶赴前线救治伤兵和平民。里组负责组织居民展开救亡活动,比如成立街道互助会,组织居民为士兵制衣物等等。而工务组,则负责救济战时失业工人,帮助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等等。

周赫煊和徐志摩刚刚走进会场,就引来众人的目光。

“啪啪啪啪!”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到会着自发鼓掌,这是在对周赫煊表达敬意。

徐志摩主动站开些,因为这一刻属于周赫煊。

周赫煊在诗会上预言北平一周内爆发事变,此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上海文化界。再加上他多年来主办《非攻》杂志,发表的那些关于本即将全面侵华的文章,现在重新读来都准无比。还有他几个月前,因为沿途宣传抗思想,而被本特务刺杀,这些都足以获得大家的尊敬。

蔡元培、孙夫人和另外五个人走过来。

孙夫人微笑握手道:“周先生,恭候多时!”

“孙夫人好!”周赫煊问候道。

蔡元培跟周赫煊热情握手,说道:“明诚,你终于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五位分别是潘公展先生、吴汉先生、周寒梅先生、钱俊瑞先生和张志让先生。”潘公展、吴汉和周寒梅是国的人,分别担任协会的会长、总务部长和经济部长。而钱俊瑞和张志让则为共和亲共人士,分别担任协会的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比如协会宣传部长张志让,就是共元老张太雷的族兄,并担任“七君子”的辩护律师。

顺便一提,协会会长潘公展,还是国中宣部的副部长,可见国对此协会极为重视。

众人握手寒暄片刻,茅盾、巴金、胡愈之、欧予倩、周剑云、沈兹九等人,也纷纷过来跟周赫煊打招呼。

没一会儿,胡适也来了,站在角落里跟徐志摩聊天。

胡适现在的思想很矛盾,一方面他想着和平谈判,一方面又忙着救亡图存。或者在他看来,二者是统一的,只有和平谈判才能救中国,而战争只能让中国万劫不复。

第822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属于半官方的民间团体,会长和四位部长都是提前选定的。

先来说说会长潘公展,我们前面提到了,他是国中宣部的副部长。

早在十年前,潘公展就和陈布雷同时面见老蒋。

结果是,陈布雷留下当秘书,最终成为老蒋的文胆。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以及“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两句老蒋名言,都是出自陈布雷之妙手。

而潘公展呢,则被老蒋打发回上海,靠写国的马文章,以及镇救亡活动来一步步晋升。

传闻,当时两人接受老蒋面试的情形是这样的——蒋介石眼中闪现出俾睨寒光,吓得衣着讲究的潘公展目光闪烁,举止僵硬。所谓眸不正则心术,笃信相术的老蒋顿时就起了反,认为潘公展此人难当大任。

而陈布雷虽然嘴瘪翘,头发蓬松,着装随意,像一个只会埋头做文章的书呆子,但面对老蒋的瞪视却神坦然,给老蒋留下极佳的第一印象。

接着,蒋介石开始出题,问:“如何对付上海的工人运动?”潘公展抢答道:“总司令自有妙策。”蒋介石气得想打人,老子要是有妙策,还用你们来干什么!

陈布雷则回答:“愚见以为,是否应派可靠部队包围上海,造成猛虎出山之势。尔后,则用帮会势力打头阵……”此时蒋介石已经有了底,又开始进行笔试,笔试题目为《告黄埔同学书》。

陈布雷凝思片刻,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文采斐然,看得蒋介石口称赞。

于是,潘公展滚蛋了,回到上海去当《申报》的副总编。

潘公展之所以能当上国中宣部的副部长,是踩着国文人、工人和学生的脑袋往上爬的,最令人诟病的,就是镇民间抗救亡活动。

说起来有些黑幽默,此君在抗战胜利后,写了本书叫做《中国学生救国运动史》。可能是学生救国运动镇得多,他已经成了内行吧,换成别人来写,估计真没有潘公展写得那么准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