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50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扩军备战,就必须造造炮,军工及相关企业就能开工,而且不愁销路,因为国家和军队会站出来买单。军工企业的兴旺,不仅挽救了部分人口的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让更多工人找到工作。工人有了收入,就要消费,于是更多的产业得到恢复,”周赫煊摊摊手,“你看到的德国复兴,其实就这么简单。”张学良好奇道:“中国不可以这样吗?”周赫煊笑道:“德国是在扩军备战,国家的钱都用来发展军备了。政府哪有那么多钱?于是希特勒就要迫害犹太人,打着民族主义的幌子,从犹太人手里抢钱。但犹太人手里的钱也有被抢完的时候,到那时,德国就必须对外扩张,通过抢其他国家的钱来继续发展。抢完一个国家,必须再抢下一个国家,希特勒本停不下脚步,因为一旦停步,以军工为主的国家经济体系就要崩溃。”

“我有点明白了。”张学良恍然大悟。

周赫煊继续说:“本也是这样,现在疯狂的扩军备战。他们最初是抢东北,等从东北抢的钱用尽,就必须抢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不出五年时间,德国、意大利和本全都要对外扩张,因为他们不得不对外扩张。只要他们停下脚步,他们国内的经济就要崩,人民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就是法西斯主义,说穿了,就是一口气把家里的食物吃完,把钱都换成刀,然后吃喝足武装起来出去抢劫。”张学良苦笑:“这个比喻倒是很形象。”

“你现在觉得,中国能实行法西斯主义吗?”周赫煊问。

张学良摇头说:“中国就是个虚弱病人,手里的钱也买不到好的刀,不被人抢就万幸了,哪还有能力去抢别人?”周赫煊笑道:“本、德国和意大利,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中国现在是病人和穷人,美国、法国、英国是有钱的壮汉,但不管是穷困病人还是有钱壮汉,他们共同的敌人都是抢劫犯。毫无疑问,局势发展到一定阶段,全世界国家都要联合起来对付法西斯国家。如果在中国实行法西斯主义,就是跟全世界为敌,六帅还想让中国法西斯化吗?”

“当然不行,”张学良惊得一身冷汗,由衷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诚,你把法西斯分析得够透彻,比我那些幕僚好多了,一个个大道理得我头昏脑。”第656章【我的祖国】“呜~~~”江轮的汽笛声飘在水面上,周赫煊靠着栏杆烟,说道:“六帅,你说自己见过希特勒,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学良回忆说:“非常擅于演讲。我虽然听不懂德语,但他演讲时抑扬顿挫,配合着手势和表情,让人不由自主的觉热血沸腾。他个子不是很高,不过气势却很足,而且彬彬有礼,不像欧洲媒体说的那样神经质。”

“看来你对希特勒印象很不错,难怪会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好东西。”周赫煊笑道。

张学良道:“不管如何,德国确实帮中国做了很多事,希特勒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也许吧。”周赫煊吐了个烟圈出来。

30年代中前期,中国和德国的外关系非常好,老蒋隔三岔五就要派人到德国考察学习,甚至德国“国防军之父”冯·西克特还亲自访华。德国不仅帮助中国培养军官、训练部队,帮助中国引进步生产线,还帮助中国组建防空体系。

德国“国防军之父”西克特被老蒋聘为军事顾问,西克特专门为中国写了一篇《陆军改革建议书》,如此说道:“中国急需的不是人数庞大的陆军,而是全力建设一支训练良、装备齐全的质部队,应先建立一支模范队伍,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部队完成国军的改造。”这个建议被蒋介石虚心采纳,并在1934年底进行“国军六十个师的整军计划”。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国军已完成35个调整师和24个整理师,另调整东北军10个师、广东军10个师、川康军26师及9个独立旅,可谓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军政军令系统的大改造,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和指挥水平。

只不过,这次大整军也彻底确立了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地位,他趁机把原本不听指挥的许多杂牌军和地方军掌握在手中。

就在去年,蒋介石向德国购买了价值1500万银元的军火,明年还要买价值2300万马克的军火,后年再买价值8200万马克的军火,保障了抗战前期的军火需求。如此数量庞大的国际军售,是英法美等国无法提供的,因为害怕引起本的抗议。

而德国才不管什么本抗议,德国的经济体系已经全面转向军工。在德国正式入侵其他国家之前,必须找一个大买主消耗剩余产能,而中国无疑是全世界最理想的军火客户。

即便本和德国签署了秘密协定,正式结成轴心国联盟,德国依旧在悄悄向中国卖武器。比如1938年,全面抗战已经打响一年,德国又暗中卖给中国步30万支、手5万支、机2万、战防炮500门、迫击炮800门、高机关炮300门、水雷若干……以及弹药数千万发。

没有德国的帮助,中国在抗战前期就买不到足够军火,抗战必然打得更加艰难。没有中国的订单,德国就无法消耗手里多余的武器,其政府财政必然捉襟见肘。

这种默契的国际合作,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代替的。

各取所需而已。

顺便一提,德国卖给中国的这些军火,基本上都由粤汉线进行运输,所以说粤汉线是中国抗战初期的通命脉。等到本占领广东,中德两国的军售就停止了,因为买了都很难再运进来。

如果通依旧便利的话,很可能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德国和本互为盟友,但德国却一直悄悄给中国卖武器,而且是卖到天荒地老那种。

同样的,美国表面上谴责本,却数年如一,疯狂卖给本无数战略物资打中国。

国际外就是这么扯淡,一切以本国利益为准。

滚滚江面上,来往着数不清的船只。有小渔船、有古旧帆船、有新式轮船……好像在开古今中外船只博览会。

周赫煊突然笑道:“六帅,我想起了一首歌。”

“什么歌?”张学良问。

周赫煊望着江水和船只,轻唱道:“一条大河波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一曲唱完,旁边的赵四小姐拍手赞道:“周先生的歌声情真意切,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

“《我的祖国》。”周赫煊说。

张学良凝望江水喃喃自语:“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豺狼来了有猎……唉,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打回东北。”

“有那么一天的。”周赫煊肯定道。

赵四小姐挽着孟小冬的手臂,窃窃私语地笑道:“孟小姐,你这位周先生唱歌很好听啊,你们平时在家没少切磋唱功吧。”孟小冬笑道:“他在家可很少唱歌。”两个女人说悄悄话的时候,一艘小船靠过来。

钱昌淦顺着舷梯爬上甲板,擦汗道:“周先生,以我这几天测量的数据来看,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难度很大啊,也不知道能否在两年内竣工。”

“钱不是问题,不要为了省钱而耽误工期。”周赫煊道。

张学良好奇地问:“明诚,你那么着急做什么?”周赫煊担忧道:“两年时间,足够本打倒河南、安徽了。再继续拖下去,这座桥修来毫无用处,就算修好了我都要亲手炸掉!”张学良默然,钱昌淦则是无比震惊,他没想到周赫煊预估的战争时间如此紧迫。

“放心吧,周先生,我会全力以赴,”钱昌淦说完又苦笑道,“不过未来两三个月都无法开工,我们只能做一些前期准备。”

“为什么?”周赫煊问。

钱昌淦解释说:“武汉的汛期就快到了。”周赫煊瞬间头疼无比,因为他想起1935年的武汉大洪水,武汉三城足足被淹90多天。抗洪抢险都来不及,还修个的长江大桥啊。

大家也没啥兴致再游览长江,周赫煊郁闷地返回洋园,只希望武汉长江大桥的工期别拖太长。

张学良则收到一封电报,喜滋滋地说:“明诚,你要招飞行学员,不用再煞费苦心慢慢选了。南京那边即将举办防空展览会,届时中国航空协会也要参加,你可以去找他们帮忙。”第657章【老蒋的参谋长】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喜放空炮,曾扬言要在十年之内修筑20万公里铁路。

恩,这个有些玄幻的目标,直到周赫煊穿越时(2017年)都还没达成。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民族航空业,起源于孙中山先生之手。

1913年初,旅美华侨在美国成立中华飞机制造公司,制成第一架飞机并由谭试飞成功,孙中山随即电召谭及相关人员回国效力。随后,孙中山又命人组建飞机厂,在广州自行设计建造出飞机,随即开办航空学校培养人才。

虽然北洋政府当时也设立了航空局,但都是从外国购买飞机,只有孙中山开创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飞机的先河,中国民族航空业由此诞生。

自1921年至今,中国已经开辟了多条民用航线,基本上可以坐飞机到全国的所有大城市。比如周赫煊想从天津去重庆,可以先坐火车到北平,再由北平飞成都,接着再坐车抵重庆。

只不过,周赫煊觉这个时代的飞机不靠谱,害怕飞到一半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宁愿每次出门都慢悠悠坐火车。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本出动飞机在上海狂轰滥炸,造成中国损失数千万元,闸北一带甚至被炸成了废墟。中国政府和人民终于有了切肤之痛,因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航空救国运动”。

张学良提到的“中国航空协会”,就是在那场运动当中组建的,最初的名字叫做“中国航空救国会”。它并非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由上海商会和各界代表共同发起的民间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