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这丝毫不妨碍《银河英雄传说》在英国受追捧,首先这是科幻小说的黄金年代,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其次它要通俗有通俗、要深度有深度,不管哪个阶层的读者都看得津津有味。
是的,《银河英雄传说》非常有深度,至少放在30年代初的时候是这样。
原著作者田中芳树在创作时,借鉴了太多的东西,比如希特勒的独裁。里面两个主角的对抗,就可以视为民主与独裁、正义与法西斯的战争,另外还有拿破仑、军国主义、封建独裁、军国主义、原教旨主义、种族主义的影子。
这些元素放在50年后或许显得平庸,但在1930年代写出来就太抢眼了,足以被视为一部讨论政治的小说。
无数跟克拉克一样的英国少年,徜徉于《银河英雄传说》的宇宙幻想当中不可自拔,这部科幻作品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青时光,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经常有中二的英国青年,引用这本书里的台词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当那一代读者成长为中年人时,《银河英雄传说》也初次拍成了电视剧,收视率瞬间爆棚,轻松碾当时所有的电视节目。
后来《星球大战》的缔造者卢卡斯说:“当我16岁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银河英雄传说》,那是一部从英国引进的电视剧。你无法想象到那种震撼,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比世间任何的一切都更美丽。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关于星际战争的梦想,我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宇宙故事。”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英国科幻读者对周赫煊又又恨——多好看的小说啊,你特么就不能更新快一点?
第518章【严峻的问题】《银河英雄传说》在英国开始连载的时候,周赫煊已经踏上前往天津的列车。
火车之上,费雯丽一路观察着沿途的风景,看到中国的古城、古建筑时,她会兴奋得惊呼。可当看到中国农村的凋敝和落后,费雯丽又觉很失望,就好像一个大城市的姑娘嫁到了乡下。
此时欧洲各国的农民虽然也很穷困,但至少要比中国农民好一些,费雯丽仿佛回到了她从小居住的印度。
周赫煊正在看报纸,内容跟“中俄复”有关。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再次站出来呼吁中俄恢复邦
,立即跟他的反对者打起了笔仗,这几个月闹得全国皆知。
中俄复属于大势所趋,但苏联的做法委实有些过分,以至于很多中国人都看不惯。
当去年爆发“九一八事变”以后,苏联主动向中国提出恢复邦,但同时又向关东军各种示好,招致诸多
国者的强烈反对。
苏联的态度很复杂,它首先是敌视并警惕本的,认为
本占领东北,是
本准备入侵苏联的信号。但苏联的五年计划正在关键时期,而且完全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于是一边联络中国复
,一边讨好
本来争取备战时间。
这一年来,苏联都干了些什么恶心事?
第一,苏联虽然标榜中立,却同意由中东路运输关东军,等于是在帮助关东军侵略东北。
第二,积极援救本侨民,对
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第三,允许在中东路悬挂伪洲国的“国旗”,变相承认了伪
洲国,
本政府将其视为外
重大胜利。
第四,苏联在土耳其总理访问之际,大肆邀请各国外团出席宴会,唯独把中国代表拒之门外。
第五,苏联大阅兵时邀请诸国代表,唯独对中国置之不理。
第六,苏联正在觊觎中国的新疆,与新疆地方政府秘密缔结协定。
如此两面三刀的做法,苏联居然还有脸要求和中国恢复邦,你让中国人怎么看?
但没有办法,中国和苏联复对两国都有利,因为有着
本这一共同的敌人。苏联在讨好
本的同时,已经悄悄向远东边境调军了,
本也在东北疯狂修筑工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苏联的进攻。
说白了,苏联一边在密谋染指新疆,一边在积极备战对付本。而
本一边侵略中国,一边对苏联保持警惕。只有中国属于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被
本打了,被苏联坑了,还得尽量不刺
本,并考虑是否跟苏联建
。
张学良的奉系是主张和苏联携手的,张学铭在辞去天津市长职务之前,就建议跟苏联积极合作,并准备借机拿回中东路的法权。
蒋介石刚开始是反对的,原因有两个:一怕刺本,二怕得罪英美。
现在蒋介石则偏向于支持复,原因只有一个:美国爸爸跟苏联的关系已经趋于缓和。
如今两国已经进入实际谈判阶段,但有两个矛盾无法解决,一是外蒙问题,二是中东路问题。
周赫煊只是建议趁机收回黑瞎子岛,苏联是肯定愿意的。但南京国民政府却狮子大开口,不但想收回中东路法权,还要迫使苏联承认中国对外蒙的主权。
苏联当然不愿意,谈判拖了几个月都没有进展,不过最近似乎有些眉目了。
首先是本政府公开承认“伪
洲国”,中国面临分裂危险;其次是国联调查书对中国极为不利,蒋介石开始对美国、英国等多位爸爸失望了,觉得应该结
苏联这个
氓壮壮胆气。
至于外蒙和中东路问题,还是暂且搁置不理吧。而周赫煊所说的收回黑瞎子岛,本没人放在心上,顾维钧、颜惠庆等外
官提都没提。
“唉!”周赫煊叹息着放下报纸,他没有任何理由鄙视顾维钧、颜惠庆,因为民国的外官实在太难做了。
弱国无外并不是真正的关键,关键在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摇摆不定。中央
本没有成
的外
策略,蒋介石和那帮政客的态度反反复复,一天变一个样,你让外
官们该怎么办?
最搞笑的是蒋介石对于本的看法,周赫煊都说了无数遍,要警惕
本军国主义扩张。
蒋介石也看到了这一点,但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蒋介石居然公开发表这样的讲话:“从本现在的情形看来,很可以明白,他们军人想组一个法西斯蒂
,推到政
统治……
本现在的教育程度,早已完全普及,一般国民的智识,同旁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样,识字的人已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民族
的坚强厉害,更为旁的国家所不能比较……”嗯,老蒋认为
本的国民素质很高,所以法西斯独裁断不能成功,只要
本法西斯势力倒台,
本稳健派内阁就要执政,到时候完全可以靠外
手段解决东北问题。
周赫煊看到蒋介石的这篇演讲稿,气得直想吐血,他都搞不清老蒋是真的天真无,还是故意糊
国人、安
自身。
为什么那天周赫煊不愿跟蒋介石讲法家,而是转开话题大谈特谈黄老学派?
因为法家就是玩独裁的,所有牛的法家人物,都属于君王的鹰犬走狗。反而黄老之学崇尚小政府主义,只要法律没有
止的,怼天怼地炸毁地球都算无罪。
只看蒋介石的那篇糊百姓的演讲,就知道他要一条路走到黑。
为啥这么说?因为蒋介石在演讲之后,大谈中友好,
止民间的一切反
活动。理由就是提前搞好两国的民间
往,等
本法西斯势力下台后,才好谈收回东北的问题。
周赫煊心里有一句“妈卖批”,简直不吐不快!
蒋介石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
他就是在演戏,为自己的不抗找借口。其实他比谁都紧张,已经把朱培德找来制定淞沪地区的防御计划了,生怕哪天
本再次
风来攻打上海。
好吧,周赫煊生气归生气,但已经顾不上那些了。他正在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把西洋情人带回家,家里的女人们会不会暴跳如雷?
第519章【女管家】天津车站。
孙永浩从汽车驾驶室里伸出脑袋,冲着出站口大喊:“先生,大哥,这边!”孙永振拎着大箱子疾走过去,斥责道:“你皮了?来接先生都不进站,跟个少爷一样坐在汽车里!”孙永浩帮忙把行李
进后备箱,笑着解释:“额要守着车子,免得被人
坏了。”
“司机老陈呢?”孙永振问。
孙永浩解释道:“老陈回家奔丧了,他爹前两天刚好过世。”周赫煊挽着费雯丽过来,笑道:“好了,永振,别数落你弟弟了。永浩,这是费雯丽小姐。”孙永浩早就发现费雯丽的存在,被惊得不敢直视,此时听周赫煊做介绍,连忙点头哈
问候:“太太好!”费雯丽听懂了那个“好”字,微笑着用蹩脚的中文说:“你好。”孙永浩连忙帮着拉开车门,心想:这洋婆子太太可真漂亮,长得跟妖
似的,难怪家里的几位夫人要生气。
周赫煊扶着费雯丽上车,随口问:“永浩,家里还好吧?”
“都好,两位太太已经快生了,就等先生回来呢,”孙永浩说着低声提醒,“先生,太太们好像不高兴,洋太太的事情她们已经知道了。”周赫煊有些头疼,挥手说:“开车吧。”
“怎么了?”费雯丽见他脸不好看,关切地问。
“没什么,”周赫煊挤出笑容道,“我带你回家见几位姐姐,如果你们合不来,我就单独给你安排住处。”
“那好啊。”费雯丽早就这么想了,她可不愿意“寄人篱下”。
汽车平稳地返回三乐堂,小灵均正穿着棉袄在花园里嬉戏。她看到周赫煊之后,先是一愣,然后猛地飞扑过来:“爸爸,爸爸,你可回来啦!”周赫煊高兴地把女儿抱起,在她小脸蛋上亲吻一口,笑道:“有没有想爸爸?”
“想啊,我好想爸爸,”小灵均趴在周赫煊怀里委屈地说,“妈妈也想你,她经常看你的照片。爸爸怎么走了那么久?”听女儿这么一说,周赫煊突然到很愧疚,尴尬地回答:“爸爸在外面做事,做完事就回来了,爸爸还给小灵均带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