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56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刚嚼了两口,狱卒又打开监房给他们开了门锁喝道:『出来!太守大人提审你们二人!』父子俩腾地站起,目中怒火万丈,心中大骂贪官污吏不分青红皂白,枉人命。

他们将手中腿一扔,齐齐夺步离去。

公堂四面有些暗,天井里又有一大片天光投下,正照在匾额【公正廉明】四个金漆大字上。

柳太守端坐堂上,见杨家父子来到,与身边的师爷低声几句,挥了挥手。

那师爷道:『今只审二人,照例开了公堂,由百姓旁听以证公平。』公堂大门吱呀呀地打开,门口左右各贴着幅獬豸法兽图,威严而抑。

早早聚集在此的苏州城百姓呼啦啦涌进数十人,围在公堂两旁。

柳太守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仍是嘶哑道:『堂下何人?』『大人,小人杨李与子杨文达,城北杨家村人士。』公堂上的情景让父子俩大意外,太守大人语声温和,还让诸多百姓旁听,丝毫没有要冤枉人的迹象。

两人心中又起一线生机,对柳太守的观也好了许多,齐齐抖擞神伏地答道。

『杨李。』柳太守念了一声,翻开本簿册以手指着细读一遍,接过师爷呈上的证物银两翻来覆去的观看,又弹了几下问道:『这是你的?』『是小人的。』『是一位公子赏给我们的。』杨文达待父亲答过之后,赶忙也答道。

柳太守瞥了杨文达一眼后,还是将银子翻来覆去地看,忽然双目一翻问道:『杨李,本官问你,你可知这是什么东西?』『一……一锭十一两三钱的银子。』太守大人看着和蔼可亲,问话也不声大气,可就一个眼神,远比凶神恶煞般的牢头狱卒更让人害怕得多。

杨李原本心怨气,进了公堂后又升起希望,怨气退散了不少,被柳太守一个眼神登时又吓着了,结结巴巴地答道。

『不是普通的银子呀。』柳太守弹了弹银锭,隐隐有叮叮的声音发出,他举起银锭晃了晃道:『这是官银熔开之后第一手铸造的银子,依本官看,时长不会超过半年。』那银锭在光下银澄澄的亮光四,远不像有些通久了的银子泽发黑。

柳太守又道:『堂下可有钱庄的百姓?可拿去鉴定。』『大人!小人是汇通钱庄的朝奉,大人目光如炬,这锭银子铸成不会超过半年。』『嗯。』柳太守点了点头,斟酌片刻道:『杨李,不是本官为难你,好叫你知道,这次番贼作,劫财劫货伤人无数。其中就有京城红花镖行押送的一批银两被贼人劫去!番贼已落网,银两也大部分追回,这两点算下来,还余五十六两七钱共五锭银子下落不明……』杨李越听越是骨悚然,冷汗浃背。

柳太守又沉道:『你最好想想清楚,这锭银子是从何而来,本官再给你一个机会从实招来。』『大……大人,草民冤枉……』杨李大骇,连连以头顿地大声呼起冤来。

杨文达一样频频磕头,他虽年幼,也知事态严重,再不敢说话。

『是否冤枉不是你说的,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才知你是不是。』柳太守不为所动,一拍惊堂木喝道。

『大……大人,贼人做的,只消……只消问问贼人是否与爹爹有关,是不是……是不是就能洗嫌疑?』杨李六神无主,杨文达似被得急了,想起听课时的许多故事,灵光一现问道。

『贼人的话,你信不信?呵呵,若是贼人说这锭银子是他们劫的呢?』柳太守目光一闪,收敛嘴角笑容问道:『难道本官要依贼人的话定你们的罪?番贼不是好东西,临死前想拉你们两个垫背,也末可知。』『这……』杨文达毕竟年幼,垂头丧气不知再说什么好。

『杨李,想清楚了没有?快给本官从实招来!』惊堂木再响,震颤人心。

杨李全身一抖,跪也跪不住瘫软在地。

柳太守双目一瞪,衙役的威~~武~~呼喝声响起,水火敲在地上更是骇人,仿佛作势打。

『我来说。』杨文达抹了把眼泪,与父亲对视一眼,杨李万念俱灰地点了点头,由得他去。

杨文达咬着牙关,将这锭银子的来源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惊恐之中说话断断续续,但将当如何打渔途中遇见吴征买鱼,吴征又如何看上去心情极佳打赏了银两,甚至双方的谈,当打了多少鱼,吴征又买了多少鱼,什么鱼都说得一清二楚。

小小孩童难以学会说谎,说得如此有条有理多半不是假话,还可见他记心甚佳。

围观的百姓多生起怜惜之情,头接耳不断。

『可真?』『大人,小人句句属实。』『本官没有问你,小孩,你年幼无知,此事与你无关,再敢嘴,休怪本官无情!』柳太守一拍惊堂木,将杨李吓了一跳道:『杨李,此事可真?』『句句属实。』太守大人要杨文达闭嘴,否则要上刑罚,杨李吓了一跳,忙强打神答道。

『可有人证?』『这……启禀大人,当时周围无人,委实没人再见到,可小人的的确句句属实……』『住口!』柳太守猛然沉下脸道:『兹事体大,岂能凭你一面之词?眼下你全无人证,物证却又在此,还敢说你句句属实?来人!』『在。』水火又在公堂上齐刷刷地敲了起来,威势十足。

『用刑!』惊堂木啪地一声大响之下,令箭旋即丢在地上,杨李面如死灰坐地垂泪摇头。

衙役将他按倒在地就要用刑,只见杨文达扑在父亲身上。

『小孩,你可知在公堂之上胡作非为,该当何罪?』柳太守铁青着脸,挥手让衙役暂缓。

杨文达不敢说话,只是连连摇头,死死咬着嘴不敢哭出声来。

『你有话要说吗?本官现下准你说。』『大人,爹爹常年劳有病在身,小人愿替他受刑。』『呵,你小小年纪倒有孝心。国有国法,你吃不住,快些让开吧。』『小人心意已决,请大人开恩。』『你!』柳太守怒气升起,低声喝道:『小孩,本官念你年幼,又一片孝心,本不愿将此案牵连到你。你却一意孤行!可知你爹爹犯的是什么罪?』『小人不知。』『若说不清银两来路,便是番贼同犯,不就要问斩。莫不成你也替得么?』柳太守冷笑一声道。

杨文达面刷地发白,杨李被按在地上也是连连挣身,但是衙役用力甚大,他头脸都被埋在地上,难以发声。

『怕了?怕了就快快让开!』『大人,养育之恩不敢忘,爹爹的确是冤枉的,小人愿以身代刑。任何刑罚,小人愿一力承担,请大人开恩。』公堂上一时无声,围观的百姓多出不忍之

但青苏城百姓对番贼恨之入骨,杨李这锭银两的来历又太过蹊跷,也无人说得出道理。

『大师兄,会不会太过分了些?』女子戴着顶斗笠,垂下的纱帘遮住了容颜。

『有点,嘿嘿,有点。』回答的男子声音里全然掩饰不得喜不自胜,他悄声道:『够了,够了,莫要再折腾他们爷儿俩。』正巧柳太守发怒,正呼喝衙役将杨文达从杨李身上拉开。

孩童哭叫,老人垂泪之际,只听一声女音脆生生道:『且慢!』嘈杂的公堂凄声阵阵,这一声女音宛若林籁泉韵,洋洋盈耳,说不出地好听。

『堂下何人喧哗?』柳太守皱着眉,嘴角却有如释重负的笑意。

女子取下斗笠出容颜,拱手道:『大人见谅,小女子昆仑顾盼,来这里做个见证。启禀大人,这锭银两,是我掌门师兄赏给杨家父子的。杨文达所言字字属实,若大人信不过……』『有顾仙子证词,当然信得过。』柳太守抚掌之下,围观百姓俱都呼起来。

顾盼在昆仑派理事虽只数月,早已名青苏城。

以她的品貌武功谁人不喜?青苏城里为她癫狂的公子哥儿都不在少数。

在公堂上一真容,又替杨家父子正名,来彩声不断。

『见过顾仙子。』杨李被放开,老泪纵横,扑腾跪在顾盼身前。

『仙子姐姐……』『起来起来。』顾盼拉起杨李,又朝杨文达一瞪眼道:『不许胡说!』一场审案皆大喜,柳太守也有了说辞判案,百姓们呼而散。

顾盼朝父子俩低声道:『你们随我来。』带着父子俩离开公堂,转向太守府后院。

杨李与杨文达心疑窦又不敢多问,尾随着一直到了后堂。

顾盼推开房门道:『进来吧。』屋里坐着五人,当先迓的正是吴征,他笑容面地拱手弯道:『杨老受惊了,快快请坐,文达,你也来坐下。』『公子。』杨李又要跪地,被吴征一把拉住歉然道:『是我考虑不周,让杨老受了委屈,不必多问,前因后果,我自说与杨老听。』笑的陆菲嫣他们父子俩也曾见过,一脸欣的林锦儿却是面生。

还有牢头狱卒也在,正朝着他们点头哈陪着笑脸,更加让人疑惑。

不一时柳太守也疾步赶来,一见吴征就拱手道:『恭喜吴大人。』『哈哈哈。』吴征笑开了花还礼道:『有劳柳太守。』一干人坐定后吴征才将偶遇衙役在山村办案,提了杨家父子来青苏城。

吴征对杨文达的聪明伶俐印象颇深,又见他人品端正,存了考校之心一事说了个清楚,又道:『柳太守是应我要求,刻意为难你们,望杨老不要往心里去。』说完吴征又取出两锭足有百两重的大银分赐给牢头和狱卒,打发他们先行离去。

这二人原本接了柳太守的密令尚不知何事,只知要吓唬杨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