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怪异神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回说到,那小孩翻开画册来看,原来,这本画册一共有二十二张画,张张都画着一个同样不穿衣的人。第一页是长
小红点的人,第二页画的却是一条条不同颜
线条纵横全身的人,这些线条有的从头穿到脚,有的又是从手指穿到心,
七八糟,像蜘蛛网似的。小孩心想:这个人怎么啦?是生虫还是给人用绳子绑起来?生虫?哪里有这么长的虫子?是绳子吗?怎么画到
里面去的?有这样捆人法的吗?
小孩翻到第三页时,不穿衣的人身上只有一条红线了,红线上又画了不少小黑点。同时在这个人的四周,又画了各种不同姿式的小人形,坐、卧、跪、立、行都有。小黑点旁边也写了字。小孩看不明白,他本想将画册拿去问白发老爷爷,可是白发老爷爷已关门练功,叮嘱自己切莫去打扰。看来只有等三个月后才能问老爷爷了。
小孩怎么也不知道,这是武林中的一本奇书,是九幽老怪独创的一种练气功方法,名为参天**神功。这二十二张画,第一页是一个人全身的位图,第二页便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总
织图,其他的便是一个个经脉的走向图了。红线表示
脉,蓝线便表示
脉,灰线却表示是任脉,督脉,冲脉和带脉了。
一个人身上总共有十二处经脉:它们是手明大肠经,足
明胃经、手太
小肠经、足太
膀胱经,手少
三焦经、足少
胆经等六
经和手太
肺经、足太
脾经,手少
心经、足少
肾经、手厥
心包络经和足厥
肝经等六
经。六
六
,合称十二经脉。另外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跷脉、
跷脉、
维脉和
维脉。
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相通,有一定顺序的制约,而奇经八脉不与脏腑相通,也不受十二经脉的制约,而是别道奇行。武林人土练气功的主要目的,就是强身御侮,击敌自卫,而武林中的第一上乘高手练气功,却不
足这八个字的要求,而是强行运气千方百计要打通任、督两脉,使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互相沟通,真气充盈浑身各处
位,提高功力,杀敌于顷刻之间了。但这种强行运气练功,往往异常危险,稍一不慎,便会走火入魔,全身瘫痪而终生残废,使数千年的愿望和心血毁于一旦。九幽老怪深知这一危险,所以在每一页的运气行血练功图上,都附有说明练功的方法、时辰和自己独到的心得,一步也行错不得。老怪不但武学渊博,就是各家各派练气功的方法都有研究和体会。当时在中国,练气功可以分为五大派,就是道家、佛家、儒家、医家和武林人家。
佛家练气功,以练心为主,将自己身体置之度外,达到世上本无物的最高境地。而道家练气功,却讲求“身心兼顾”练功与养并重。儒家练气功,主要讲“正心、诚意,修身”要求达到“止、走、静”的作用。医家练气功,却讲求治病和养身益寿了!老怪却将五大
派练气功的特长融合为一体,独辟蹊径,自创一格,甚至练功的顺序也与各大派不同,从而练成了一身怪异的气功,浑身真气盈体,既能治病、益寿,也能养
修身;既能增强功力,更可以杀敌于顷刻之间,真是身轻如烟,行走如飞,静如处子,动如
兔,武功达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惜小孩不识字,竟将这一册无价之宝的武林奇书作为“小人书”来看,
到有趣。一般来说,小孩的模仿
极大,这个“没名字”的小孩自然不能例外。他看了一下,便模仿画中一页人物的姿态坐在地下,
据画中一条蓝线的箭头,深深地
了一口气,想使这口气沿着蓝线行走下去,可惜他心念太杂,怎么也不能使这口气沿着画中的蓝线走。他
到没有什么趣味,又翻到后面几页观看,几乎画页的画都是同一样,只不过有的是红线,有的是蓝线,有的是灰线和走向不同罢了。小孩不再看了,将画册放到书架上去,又去翻阅其他的书,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画,但书架上尽是一些有字的书,没有画。最后,他看到书架上面有一幅画卷,便端了凳子站上去取了下来,打开一看,惊喜极了。原来这幅画上尽是一些猴子的动作图,画不多不少,刚刚是一百个猴子各种不同姿态的动作,有爬树的,有跳跃的,有滚动的,有奔跑的。其中有几个动作,是小孩追逐那猴子时所看到过的。画上写有七个篆体字:灵猴百变身法图。小孩不认得,他
到这画上的猴子太有趣了,说:“好呀!等我看
了你各种动作,就不难捉到你了。”小孩不再去找什么绳索线网,一心一意地看起来,看着看着,又不
学起来。但这书房不够宽阔,奔跑几下,就没有什么地方可供奔跑和跳跃,便索
将画卷卷起来,掩上书房门,跑到外面去练。小孩练了四,五个动作,便
到一阵头晕目眩,心跳不已,仰后一倒,便跌在草地上爬不起来。
灵猴百变身法,是九幽老怪又一门的绝学武功,别看画面上只有一百个动作,可是变化起来,深奥无比,可以化成为千千万万个动作,没有深厚的内力,本无法学到。这套灵猴百变身法,练到上乘境界,不但可以闪避任何一
高手凌厉的进攻招式和掌劲,还可以以它化出的动作,直取敌人的
命:挖目,掏心、取胆和扭下对手的脑袋来。以九幽老怪这样深厚的内力,只练到灵猴百变身法的七成,想再进步练下去,已是力不从心了。就像某个学识渊博的物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从理论上说,只要有一个支点,他可以将整个地球举起来,但要实践起来,就不容易了。九幽老怪也是这样,他可以想像和创造出灵猴百变身法的各种变化,但要达到,仍有一大截的距离。
小孩不知道这一点,以为有趣,好玩,又一心想捕捉猴子,便依图学起来,幸而他内力不济,一阵头晕目眩翻倒,制止了他继续学下去,不然,再强行学下去,就算不经断脉裂死亡,也会口鲜血,造成极为严重的内伤和残废。
不知过了多久,小孩苏醒过来,只见夕西垂,时近黄昏,西边晚霞似火。他仍
到自己有点心闷想吐,他不知道是自己学灵猴百变的结果,认为自己今
太累了,拾起画卷,走回山
,看看白发老爷爷的房门。那碗水和水果仍然摆放在那里不动,他知道不用换了,便走回自己房间,仍然
到心闷得很,他晚饭也不想吃了,便倒下
而睡。可是他怎么也睡不下去,心头内隐隐有什么东西在动的,他又只好爬起来,坐在
上,深深地
了一口气,想把心头内跳动的东西
下去,同时也想到了画册上的那一条蓝线的走向。事情也有那么的凑巧,他看到的那页,正是手少
心经,他渐渐
到有一股
,慢慢由心横行腋窝下,经手臂
到小手指尖上。心头内跳动的东西不跳了。这真是心到、意到。他又缓缓地呼出气来,又
到那股
,从自己小手指尖又缓缓地
进了自己的心中,便
到身体舒适起来,不再心闷了。他又来回试了几次,几乎一天的劳累全恢复过来,并且
到有些寒意,他不再练下去了。这时外面已是星斗
天,深山里的黑夜来得特别早,他只好打开被子睡觉。他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练了老怪的参天**神功,增强了自己的抵抗能力,还以为那本画册是本医书哩!心想:好呀!以后我
到心跳,就这么坐着
气呼气,就不怕了。当然,作为武林人士来说,小孩这样练法,准会将人笑死了,并且练气功,
本不是从手少
经脉练起,那是胡闹。
小孩第二天爬起来,到自己特别有
神,他先看了看老爷爷门上
内的水和水果用了没有,一看仍然没有动。心想:老爷爷怎么啦,不肚饿么,看来老爷爷真的是神仙了,不用吃东西。他将那碗旧水倒掉,另斟了一碗新鲜的水放上去,然后自己动手煮饭吃。一吃完饭,小孩便急于去练那灵猴百变身法。他发誓一定要捉到那只猴子。他练了四、五个动作,又
到头晕目眩心跳了。这一次他不等到自己晕倒,连忙坐下来,练那手少
经脉。练了半晌,他
到手臂和心渐生寒意,才不练下去,又去练那灵猴百变身法。几个来回,他不明白怎么会有寒意的,初时,他还以为坐久了,便有寒意,可是次次都是这样。他想,练蓝线会生寒意,要是练红线呢?会不会身体发热?他带着探奇的心理,跑到书房去,打开画册,按照画内的一条红线练起来,这一次,他练的却是足
明胃经脉了。他呼
了一会,
到一股暖
,竟然从鼻梁中升起来,
下喉咙,沿着喉咙,
到自己的腹部去了,跟着
到大腿、小腿,最后
到足尖,这样循环
动,小孩渐渐
到身体暖和起来,而且慢慢见热,他不由大喜。原来红线是表示练了后会发热的,这下好啦,天冷时,我就专练红线,这样,就不用多穿衣服了。原来老爷爷这本画册,竟是本医书,可惜我不识字,要是我认识字就好了。对,等老爷爷三个月后练功出来,我求他教我识字。
幸而这小孩不识字,要是识字,他看了后,准会吓了一大跳。这样胡闹的练气功,那是自己准备找死了,而且死得异常的痛苦。
不论任何门派的内功,练气功都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先练什么后练什么,半点也不能来。要不然,那是拿自己
命来开玩笑。小孩完全不懂这一点。他翻到什么就练什么,不讲程序,更不懂得方法,只是
打
撞,任意胡为。九幽老怪自己所独创的参天**神功,已经是另辟蹊径,打破了各门派练气功的常规。这种方法练气功,的确进展神速,却也非常危险,一下不慎,不但前功尽弃,还会终身残废。由于九幽老怪练功不同一般武林人土,所以为中原武林中的名门正派人士视为
道。可是小孩浑然不知,更打破了老怪**神功中的常规,并且还将顺序颠倒了。别说是武林人士见了会吓一跳,就是老怪见了,也会变得瞠目结舌,不敢去想像。
可是小孩两个月来,既练灵猴百变身法,又练**神功,不但没出现什么险象,小孩的身体反而变得轻盈了,行动也捷了,面
也红润起来。有一次,小孩竟然以
捷的行动,灵巧的手法,将那只猴子捉住了,高兴得他又跳又笑,说:“小偷,你看,我不是捉住了你吗?这下你跑不掉了吧?”的确,小孩两个月来的苦练,捉到了自己要捉的东西,又怎能不高兴?小猴“吱吱”地
叫,在他手中又挣扎又咬。蓦然,一只大猴子从草中窜了出来,伸手直取小孩的双目。小孩一怔,双手一松,小猴从手中跑掉了。小孩无意中用了灵猴百变身法中的一个动作,闪避了大猴子伸来的
手。大猴子见一击不中,第二招又来,伸手去抓小孩的脸,
捷非常,叫人不易闪避。可是小孩又是一个灵猴百变的动作,避开了大猴子。大猴子出手几次,都被小孩用灵猴百变的身法闪开。最后小孩翻出几尺开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才将大猴子吓退,带着小猴跑开。小孩透出了一口大气,一颗心放了下来。心想:要不是自己两个月来学了画卷上的猴子的动作,恐怕自己一双眼睛早给这大猴子抓瞎了,就是不抓瞎准也抓伤。这个大猴子好凶,它是从哪里跑出来的?我怎么以前没见过它?看来我以后得要提防它才是。
小孩经过了这一次,到学到了画卷上猴子的动作很有好处,自己不但可以捉到小猴子,还可以闪避大猴子的攻击。暗想:我要是将画卷上猴子的所有动作都学会,那不更好么?
这小孩真是异想天开,要想全学会灵猴百变身法,没有浑厚无比的内力,简直不可能达到。他现在只不过学到灵猴百变的十二、三个动作,要不是他以练**神功为辅,恐怕只要练到七、八个动作,早巳吐血而亡,他还傻头傻脑的不知道,还想学全哩!
这一夜,小孩在自己房间油灯下打开灵猴百变身法图细心地观看,回忆起今与大猴子搏斗的情景,
到大猴子的动作,都是在这画上画有的,不由沉思起来。
外北风阵阵,寒气透人。这时,已是十一月了,天气寒冷,何况还是住在高峰上。小孩一
到寒冷,便去练那画册上的红线,使自己身体热起来,以抵御寒风的袭击。近一个月来,他多练红线,不去练那蓝线。也就是说,他多练
刚方面的内功,而不去练那
柔的内功。这样一来,又使这小孩踏近了异常危险的边缘。就是老怪练**神功,也是一
一
,一刚一柔,相互调节,互为相辅,没有一味练
刚一面的内功。小孩却不懂,一
到寒冷,便去练
刚的内功,只有在他
到难受,心闷时,去练蓝线
柔的内功。但不管怎样,他这么练,却
到目前顶好,也顶实用,起码他练后不怕寒冷。小孩这样练**神功法,才真正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可是三个月后,险象慢慢在他身体内出现了…
他自己仍浑然不觉,只是觉得到了半夜,身体便有点燥热不安,喉干口渴。可是时辰一过,又没有什么了,身体依然如常。要是一位练武的人,必然到害怕,会停止练下去,或者服用丹药,使
调和。可是这小孩
本不在乎,喉干吗?他爬起喝两口水。睡了一会,
到寒冷,又按画册上的红线人物练起来。
三个月后,老怪闭门练完功出来,准备将自己的灵猴百变身法再练深一层。可是他一下看见小孩的动作轻灵,手脚捷,顿起疑心。这老怪却没有看出他身体内隐现的险象,似乎
到小孩学了武功,问:“这三个月,你干了什么?”
“老爷爷,我没有干什么呀!我除了给你添水换水果,便到果树林里玩。哦,对了!老爷爷,我可以捉到那只小猴子了。”老怪愕然:“什么!?你能捉到猴子了?”
“是呀,但那只大猴子好凶,我要是没有一子,我打不过它。不过,现在我可不怕它了,没有
子,我一样可以和它对打。只是到了后来,我还得用
子将它赶跑。”老怪却不理会小孩的说话,问:“你说你能抓到小猴于,你是怎么抓到的?”
“我用手呀!”
“用手?”老怪有点吃惊了。初时,老怪还以为这小孩只不过从那死去的老猎人那里,学到了一些捕捉小动物的本领,什么设陷阱啦,安装笼子啦,引小猴子掉下去,而把猴子捉到罢了。
本没想到这小孩居然能用手抓到猴子。因为猴子的动作异常
捷轻灵,尤其在树林中,简直可以说是来往如飞,是动物中的轻功者。别说是一个十多岁大的孩子,就是一般练过武功的大人,不用暗器,简直不可能用一双手抓到猴子。他疑惑地盯视着小孩:“用手!?你不骗我?”
“嗨!老爷爷,我怎么骗你啦?我真的用手捉,你不相信?”
“我当然不相信。”
“爷爷,要不我现在到果树林里,捉给你看看?”
“好,好!我现在与你到林子里,看看你是怎么捉猴子的。”小孩心想:原来老爷爷还不相信我能用手捉到猴子哩!好罢,我就捉给你看看。小孩天生好胜,便将老怪带到树林里。没多久,便看见了那只小猴子在树上摘果子吃。小孩说:“老爷爷,我去捉它啦!”说对,小孩一跃,两三下便攀上那棵高大直的枣树。老怪见了不
暗暗点头:这小孩手脚轻灵,行动
捷,是一个学武的好材料。可是好有什么用?这小孩迟早是一个死人。因为自已要杀死的人,是怎么也跑不了的。当老怪看见小孩与猴子在树上追逐时,小孩有几个漂亮的动作令老怪愕异了,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灵猴百变身法来。这小孩怎么会这种奥妙的动作?难道他是从猴子身上学到的?因为大多数武功的招式,都是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动作上受到启发,而加以整理、提炼而得来的,如猴拳、虎拳、鹤拳、鹰爪功、蛇拳、螳螂拳等等,无一不是受到这些动物的启发而创出的一套拳路和掌法。老怪一身怪异的武功,更是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和启迪,所以他这时绝没想到小孩是偷学了自己的灵猴百变身法。
小猴仗着自己有靠山保护,对小孩爬上树来,它半点也不恐惧,甚至还挤眉眼地戏
小孩。这时,它给小孩追得急了“吱吱”叫着呼救。刹时间,突然从不远处跃出一只金睛火眼的大猴子,迅
异常,直取小孩。小孩这时的动作漂亮极了,在树上翻滚纵跃,不但能闪避大猴子的进攻,居然还能出手还击。老怪看得更是惊奇万分。以小孩这样轻捷的身法,到江湖上行走,可以闪避一些武林高手的进招了。至于一些二、三
的武林人士,恐怕没办法能伤害小孩,或许还会吃亏。老怪顿起疑心:莫非这小孩原来就有武功基础?不然,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小孩怎么也练不出这样轻灵、
捷的动作来。他一声轻喝,那只大猴子仿佛听到了主人的命令似的,再不与小孩厮打了,一纵下树。老怪一挥袖:“你走吧!”大猴子一闪身,便招呼小猴而去。小孩看得惊讶,问:“老爷爷,这大猴子是你养
了的吗?”
“不错,它是我的看山猴子。小孩,你下来,我有话问你。”小孩溜下树来问:“老爷爷,你问我什么?”
“你这身本事不错嘛!怎么学来的?”